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共0所分校

优路教育小程序

好课不断干货多,官方在线学习平台

看课、刷题、领资料

优路教育APP

专属移动课堂充电备考随时随地

听课做题 综合备考学习

消防设施操作员APP

掌上学习便捷备考

三维实操 交互动画
  • 优路教育APP 消防设施操作员APP 小优督学小程序 优路教育小程序 优路PC客户端 优路教育公众号 消防3D课堂APP/消防3D仿真学习平台
  • 优路教育公众号 学在优路服务号 优路二级建造师 优路一级建造师 优路消防工程师 药师考试通 优路教师 优路心理师培训 会计师考试通
  • 优路二级建造师 优路一级建造师 优路造价工程师 优路消防工程师 优路安工学术中心 药师考试通 会计师考试通 优路教师
  • 优路教育小程序 小优督学小程序 优路备考小程序 消防云实操小程序 优路医考小程序 优路考研小程序 一建刷题宝小程序 监理刷题宝小程序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01
2022-02-19 14:23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时间是3月12日,已经报考的同学们可以提前备考了。优路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帮助大家早入门,早夯实基础。

  第一部分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考点一 教育的涵义

  一、概念

  (1)广义: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属性

  1.本质属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①永恒性;②历史性;③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对象,居于主体地位。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中介)。

  考点二 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主张教育由神创造。这种观点是非科学的,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是最古老的一种起源学说。

  二、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该观点忽视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这是第一个被正式提出来的教育起源学说。

  三、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但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体现了辩证统一的观点。

  考点三 教育的发展

  image.png

  考点四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学记》

  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其中的教学原则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豫时孙摩”、“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2.孔子

  其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听其言观其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3.苏格拉底

  产婆术、以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称。注重对他人思想的启发。西方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4.柏拉图

  《理想国》。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5.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

  6.昆体良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也叫《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1.夸美纽斯(捷克)

  教育学之父,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发展原则,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2.赫尔巴特(德国)

  科学教育学之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了传统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

  3.培根(英国)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提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

  4.康德(德国)

  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人是唯一要教育的动物”。

  5.洛克(英国)

  《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6.卢梭(法国)

  《爱弥儿》,提倡自然教育。认为教育要回归自然。

  7.裴斯泰洛奇(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8.斯宾塞(英国)

  教育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课程论命题、反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

  三、教育学发展时期

  1.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做中学”,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克鲁普斯卡娅,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2)凯洛夫,代表作《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成立初期影响深远。

  (3)马卡连柯,代表作《论共产主义教育》。从事流浪儿和犯罪儿童教育,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提出“平行教育”原则。

  (4)杨贤江,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

  2.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和发现学习法。

  3.瓦·根舍因,提出范例教学理论。

  4.布鲁姆,代表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考点五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2)生产力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

  2.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3)舒茨——人力资本论。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的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

  2.促进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影响社会舆论;(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4)教育能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三、教育与文化

  1.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模式以及教育传统。

  2.促进作用:(1)传承功能,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的功能;(2)传播功能,交流文化的功能;(3)选择功能,提升文化的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考点六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强调遗传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顿。

  2.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不可陵节而施。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过渡。

  3.不平衡性。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要适时而教,注意关键期或最佳期。

  4.互补性。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通过其他方面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教育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个体的发展在每个阶段内,每个儿童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2.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3.教育。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七 教育制度

  一、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个人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传统;(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发达国家学制

  1.双轨制。双轨制以西欧国家为代表。

  2.单轨制。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3.分支制。由苏联创造。

  三、我国学制的演变

  (一)旧中国的学制

  1.壬寅学制

  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未实施。

  2.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现代学制。

  3.壬子癸丑学制

  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

  “六三三制”,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951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1958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知识》,“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三)我国现行的学制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学制。

  五、义务教育

  (一)特点

  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基础型、公共性。

  (二)发展

  我国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确立了普及义务教育制度。

  考点八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教育目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的发展。代表人物:孟子、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2.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人物:孔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代表人物:杜威。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受教育者的需要。

  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

  (2)智育:其他各育发展的前提和支持;

  (3)体育:重要物质基础;

  (4)美育: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体现德智体美的作用。

  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不是均衡发展。

  考点九 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广泛使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调查内容分为现状、相关、发展和预测调查;按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分为问卷、访谈、测量和调查表法。

  3.历史研究法。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确认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5.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6.叙事研究。以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7.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产品,作文、作业、手工艺品等了解学生的研究方法。


编辑推荐: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流程

2022上笔试入门夯基礼包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

关注公众号

领取备考资料

关注公众号

优路教育小程序

看课 | 刷题 | 领资料

官方小程序
下载APP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