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优路教育按科目整理,请参考:
十二、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 (一)传染病总论 | (1)感染过程 |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 | ||
(3)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 | ||
(4)流行的基本条件 | ||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 ||
(6)基本特征 | ||
(7)诊断的主要方法 | ||
(8)治疗与主要预防方法 | ||
(二)常见传染病 | ||
1.病毒性肝炎 | (1)病原学 | |
(2)临床分型及表现 | ||
(3)诊断 | ||
(4)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的治疗 | ||
(5)预防 | ||
2.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5)各期治疗要点与主要预防措施 | ||
3.流行性乙型脑炎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确诊依据与鉴别诊断 | ||
(5)治疗原则与预防 | ||
4.钩端螺旋体病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5.伤寒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及确诊依据 | ||
(5)病原治疗 | ||
6.细菌性痢疾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及确诊依据 | ||
(5)病原治疗 | ||
7.霍乱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病理生理 | ||
(4)临床表现 | ||
(5)诊断及确诊依据 | ||
(6)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 ||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1)病原学及分型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分型及表现 | ||
(4)诊断依据 | ||
(5)病原治疗及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 ||
(6)预防 | ||
9.疟疾 | (1)病原学种类 | |
(2)流行病学 | ||
(3)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 ||
(4)诊断及确诊依据 | ||
(5)治疗与预防 | ||
10.日本血吸虫病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及确诊依据 | ||
(5)病原治疗与预防 | ||
11.囊尾蚴病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表现 | ||
(4)确诊依据 | ||
(5)治疗与预防 | ||
12.艾滋病 | (1)病原学 | |
(2)流行病学 | ||
(3)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5)抗病毒治疗与预防 | ||
(三)性传播疾病 | ||
1.淋病 | (1)病原体及其特点 | |
(2)传播途径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5)治疗 | ||
(6)预防措施 | ||
2.梅毒 | (1)病原体及其特点 | |
(2)传播途径 | ||
(3)分期 | ||
(4)临床表现 | ||
(5)实验室诊断依据 | ||
(6)治疗与预防措施 | ||
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 (1)病原体及其特点 | |
(2)传播途径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5)治疗与预防措施 | ||
4.生殖道病毒感染 | (1)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 |
(2)生殖道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的危害及诊断依据 | ||
5.尖锐湿疣 | (1)病因 | |
(2)传播途径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5)治疗与预防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