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已超20万架,急缺无人机飞手!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的发言让农业无人机再次成为焦点:目前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4亿亩。无人机可以实现打药、施肥、播种、运输、监测灾情等多种用途,而精量播种机可以准确控制播种的数量、株距、行距、深度。每架无人机干的活超过十几个人。
一、无人机:未来农业的新引擎
在过去的农耕场景中,农民弯腰插秧、挥汗喷洒农药的画面深入人心;而今天,田间地头的“主角”已悄然变成盘旋的无人机。
它们以厘米级精度播种、以分钟级速度完成百亩施药,甚至能通过热成像监测作物健康,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正在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引擎。
二、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
1、智能植保
传统农药喷洒依赖人工,不仅效率低,还存在中毒风险。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可识别病虫害区域,通过变量喷洒技术将药量控制到每平方米,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避免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
2、精量播种
搭载精量播种系统的无人机,可按照预设的株距、行距和深度播种。不仅播种均匀,还能减少种子浪费。
同时,无人机播种可突破地形限制,垂直起降并悬停作业,尤其适用于山地、梯田等复杂地形,解决传统农机无法覆盖的区域。多旋翼机型可灵活避开田间障碍物(如电线杆、树木),适应小地块分散作业需求。
3、灾害监测
搭载高精度传感器与摄像头的无人机,可快速扫描数千亩农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长势、旱情、涝灾或病虫害。根据监测结果辅助决策,让农业防灾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
4、物流运输
无人机可以将枇杷、荔枝等易损水果直接运往冷链中心,缩短新鲜果实的运输时间,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不久前,某企业一款体重达550公斤的无人直升机“出生”,载重量可达200公斤级,续航5个小时,抗风能抗到8级。不仅可以运输普通农产品,甚至还可以吊运树苗。
三、无人机操纵员缺口巨大
截至2024年底,我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215.8万架,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发放量仅为22.5万本。目前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农业植保领域的无人机操作员缺口尤为显著。
四、抓住风口,持证上岗
从 “会种地” 到 “慧种地”,无人机正在改变中国农业的面貌。随着农业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持证飞手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人才。
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机人员需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取执照不仅意味着合规飞行,更能解锁职业发展新机遇。
有意向考无人机执照的小伙伴可戳>>无人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