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进长期照护师认定,促行业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优路教育温馨提示:当前,我国专业化、高素质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各地正加紧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旨在提升照护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为广大护理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优路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为了帮助更多考生了解长期照护师更多资讯,特准备免费提醒服务,大家可以通过移步至文章上方【立即预约】处填写信息
证书“价值度”成关注焦点
“如果长期照护师的职业资格证‘价值度’高了,当然要考这个证。”山西金拐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护理员郭璞岩的话,道出了众多护理员的心声。郭璞岩从护理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养老机构工作了5年多,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先后取得了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最近又开始关注长期照护师考试。提高证书“价值度”,已成为吸引更多人从事长期照护行业的重要因素。
长期照护师认定工作初见成效
4月下旬,全国首家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在江苏落地,并顺利完成初次考试评价工作,首批81名长护服务从业人员拿到“长期照护师五级/初级工”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这一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我国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业照护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的是服务,“谁来护理”的问题尤为关键。以山西晋城市为例,作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2021年以来,晋城市享受长护险待遇4843人,已准入定点护理机构47家,其中护理人员共计1200余名。然而,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过4200万人,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人员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长期照护师与传统护工的区别
“长期照护师不是简单的护工,是医保部门为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新设置的一个职业工种。”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高级培训师表示,长期照护师具备的技能要求与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有交叉,但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服务标准、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明显不同。长期照护师需要为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基本医疗护理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多方面的服务,让他们体面有尊严地生活。
长期照护师技能要求分级明确
据了解,长期照护师五级/初级工需掌握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相关技能;四级/中级工增加了心理照护相关技能;三级/高级工更需掌握疾病护理相关技能。这种分级明确的技能要求,有助于提升长期照护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
多方努力提高证书“价值度”
6月初,山西省医保局联合省人社厅公开征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明确了具备法人资质、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等8项硬性条件。各地加紧推进长期照护师等级认定工作,让许多护理员充满了期待。然而,提高长期照护师职业资格证书“价值度”,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晋城市一家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希望将来能够按照证书等级,相应地提高长期照护师待遇。山西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副主席也认为,相关部门应推动定点长护服务机构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作为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切实提升职业吸引力。
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家政行业职业类型快速细分的缩影,为长期护理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下一步,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长期照护师由零散化、非标化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迈进,为构建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优路教育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