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储存不当会产生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而如何确保这些食品的安全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今天,我们将以一种常见的食材——小米为例,探讨如何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正确选购和储存小米,以及了解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指标。
小米消费提示
什么是小米
小米,别名粟米、谷子、稞子、黏米,是谷子(也称为粟)脱壳以后的产品,米粒颗粒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是中国北方人民的主粮之一。小米可以酿醋、酿酒,山西陈醋的主要原料就是小米,五粮液、汾酒以及南方人喜欢喝的小米黄酒主要原料也是小米。
如何正确选购小米
预包装小米的选购
1.预包装小米的包装封口应严密、结实,不应撒漏。
2.产品外包装都应注明食品名称、配料表、制造者或经营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3.夏季气温较高,小米容易氧化腐败,购买预包装小米时,建议首选小包装产品。
根据GB/T 11766-2008《小米》,依据小米的加工精度、不完善颗粒、杂质不同,把小米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小米最为精细,颗粒完整度最好,杂质最少,二级小米次之,三级小米较为粗糙,杂质较多,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用需求进行选择。
散装小米的选购
散装小米难于分辨产地或者品种,由于被翻动的次数比较多,相对预包装的小米,碎米率比较高。消费者选择购买散装小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感官评价
-查外观:优质小米的颗粒大小应均匀有光泽,且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闻气味:气味纯正,不应有酸败等异味:
-品滋味:尝起来微甜,无异味。另外,新鲜小米用温水清洗时,水色不变,应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看环境
GB/T 11766-2008《小米》,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环境中,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含水量较高的物质混存。
小米的存放
小米存储不当容易产生哈喇味,吃不完的小米要封好口,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减少与氧气的接触。小米不应放在冰箱里,由于冰箱温度较低,小米表面容易形成冷凝水,更易发霉变质。
重要指标:
真菌毒素类。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侵染谷物、水果等农产品及其制品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迄今为止已发现400多种类型。
常见的真菌毒素有:
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等……
真菌毒素一般通过食物进入动物和人类体内,长期食用会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产生多种毒性。
无论是预包装还是散装小米,都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我们食用的小米是安全、卫生的。同时,了解小米存储的正确方法和重要指标,如真菌毒素等,对于预防食品安全风险至关重要。食品安全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让我们从每一粒小米做起,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
文中内容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