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科目考试趋势解析
随着2024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发布,考生也纷纷进入备考阶段,财政税收作为其中一门核心科目,其考情分析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财政税收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该科目的考试内容既涉及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考生具备实际操作的敏锐度。
考生需要认识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科目的考试特点。这一科目通常涵盖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财产和行为税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公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内容广泛且深入。考生需要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一、章节考情
章节 | 近三年平均分值 | 是否考核案例 | 考试重要性 | 复习难度 |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 3 分左右 | × | ★ | ★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 12 分左右 | × | ★★★ | ★★ |
第三章 税收理论 | 8 分左右 | × | ★★ | ★★ |
第四章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 | 22 分左右 | √ | ★★★ | ★★★ |
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 | 19 分左右 | √ | ★★★ | ★★★ |
第六章 其他税收制度 | 17 分左右 | √ | ★★★ | ★★ |
第七章 税务管理 | 8 分左右 | × | ★★ | ★★ |
第八章 纳税检查 | 19 分左右 | √ | ★★★ | ★★★ |
第九章 公债 | 3 分左右 | × | ★ | ★ |
第十章 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 | 9 分左右 | × | ★★ | ★★★ |
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 6 分左右 | × | ★★ | ★★ |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 7 分左右 | × | ★★ | ★★ |
二、命题特点
在中经财税的考试题目中,纯粹记忆型的题目所占的比例比较高,主要分布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而重点考查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的题目比例相对来说比较低,主要分布在案例分析题中。 具体命题特点如下:
1.财政部分侧重于教材原文的直接考查,考点细而偏,税收部分侧重于应纳税额的计算。
2.每章都有考题出现,但考查的重点突出。常考点仍然是每年都要考的,但是也有一定比例新考点的考查。
3.案例分析题集中考查税收部分,各个税种主要考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检查涉及到增值税的纳税检查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1)单选题
部分题目细而偏,部分题目为教材原文直接考查或者简单计算题,需准确把握相关概念,记忆相关知识点的关键词。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知识要点,熟悉相关概念的含义,区分清楚易混淆的考点。对于计算题,读题应圈出关键词,寻找突破方向。平时学习需要把握计算原理,真题研究透彻,学会举一反三。
(2)多选题
大部分题目为单独的知识点,少部分题目会涉及多个知识点。考查方向为总括分类题和判断正误题,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准确的掌握。对于综合性的题目,比如题干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有……”“下面说法错误的有……”,需要把握关键词,考查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对易混淆知识点的对比理解。
(3)案例分析题
集中考查税收部分,会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的小税种,尤其要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同时会涉及到纳税检查,增值税的纳税检查主要考查典型业务的确认收入和纳税义务发生,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主要考查税前扣除和纳税调增调减。案例分析题可以采用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解题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可以发现,财税考试的出题越来越细致了,每个章节基本都有考题出现,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但从整体来看,每一章节的核心重要考点依然每年都会考查,所以大家应该重视对往年真题的学习和研究,从中找出高频核心考点,作为学习的重点。
每年新教材的变化也是大家应关注的重点内容,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考试新增知识点和政策变化非常容易命题,这要求大家对教材内容变化格外关注。如 2018 年考试中涉及新增内容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2019 年考试中涉及变化调整内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020年考试中涉及新增内容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2021 年考试中涉及重大变化调整内容资源税的计算;2022 年考试中涉及新增内容纳税信用管理和税务行政救济;2023 年考试中涉及新增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考核。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中经财税考试的综合性越来越高,不仅考查大家对于考点的记忆能力,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运用,因此要求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全面复习,抓住重点,重在理解。